电子单证将传统的数天乃至数周的流转过程缩短至几分钟,极大加速了货物和资金的周转。而区块链等技术的不可篡改特性,正在驱动构建一个更加透明、可信的贸易环境,催生全新的数字贸易服务生态。
近日,中粮集团联合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北京博锐开放政策研究院、慧贸天下在138届广交会上共同宣布,中粮D/P项下电子提单跨境流转正式进入常态化运行,并将启动新一轮试点,持续为全球贸易数字化输出“中国方案”。
2020年,北京成为全国首个数字贸易港国际合作试点城市,“中新数字贸易港”被选定为承载实单测试的典型贸易场景。2023年,中粮集团受商务部委托,与北京市两区办合作建设“中新数字贸易港”项目,开启了电子提单跨境的实践探索。
2023年10月,在中粮工业食品对新加坡的罐头出口业务中,首次打通中国“信贸链”与新加坡IMDA(资讯通信媒体发展局)的“TradeTrust”框架,利用区块链技术确保了提单跨国流转的真实、安全与高效;以提单电子化为突破口,实现从销售下单、工厂采购、订舱、工厂提货、码头交运、出口报关、海关放行、提单签发到进口清关提货、收付汇结算等全环节电子单证的线上流转和全程一站式实时追踪。
2024年5月,中粮工业食品与新加坡一丰公司完成了一单全环节、可互操作的贸易数字化实单试点,由马士基承运,中粮对一丰出口的罐头食品集装箱从中国厦门港海运至新加坡港。马士基在集成了TradeTrust标准框架的信贸链上操作,签发电子提单后10日内完成交单。买卖双方货主在合同签订、海关通关、提单流转、货款支付等贸易全环节实现了无纸化,且贸易各方对货物状态可全程一站式实时追踪。
今年4月,中新两国银行合作完成了D/P付款方式下的首个跨境全环节互操作数字化银行托收业务,从而实现了电子提单在船东、货主、银行各方之间的高效安全流转;10月,中新两国再次基于数字化D/P托收业务模式启动了常态化的贸易合作,开创了“货权数字化+支付便捷化”的金融履约模式,创新了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中的信任机制,推动金融服务从“流程辅助”向“数字驱动”升级。
据慧贸天下创始人、贸易科技联盟秘书长杨泽涛介绍,基于“信贸链”构建的新型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分布式数字身份系统建立可信交易环境,运用智能合约与AI智能体实现供需高效匹配,并借助全球订单追踪系统确保全流程透明可视。目前,平台已形成覆盖营销、物流、通关、金融、认证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货主企业、服务商等各类贸易参与方构建了数字化基础设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