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列分别满载397吨新鲜蔬菜和316吨进口货物的国际列车在云南玉溪研和站相会,标志着中老铁路国际货物运输从“通”到“畅”的历史性转变。
8月23日下午4时,云南玉溪研和站,一列装载397吨辣椒、青花菜等新鲜蔬菜的冷链国际货物列车缓缓驶出,将经中老铁路运至老挝万象,再经公路转运至泰国曼谷。与此同时,另一列从老挝装载316吨进口货物的列车驶进研和站。两趟列车在站内相会,完成了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玉溪—万象)双向开通的历史性时刻。
双向货运的忙碌
中老铁路自2021年12月开通以来,已经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截至2025年7月底,这条铁路累计运输货物超645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突破1490万吨。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条越来越繁忙的国际贸易通道。铁路打通了中国与老挝以及东南亚国家间的陆路运输瓶颈,大幅缩短了货物运输时间和成本。
8月23日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玉溪—万象)实现双向开行,成为这条铁路从“量”到“质”跨越的关键节点。此前,货物运输多需等待返程配载,运输效率受限于单向物流;双向开行后,列车往返行程得以高效衔接,大幅缩短了货物周转时间,降低了空驶成本。
从一年前的单向开行到如今的双向开行,从开通初期的零星货运班次到如今常态化运行的国际货物列车,中老铁路用实打实的运量,证明了其在区域物流网络中的核心价值。
运输品类的丰富
随着双向开行的实现,中老铁路运输的货物品类也日益丰富。从初期的蔬菜、鲜花等生鲜农产品,到现在已经扩展到钢材、化肥、建材、水果等多种产品。
中国的蔬菜、钢铁、建材等产品,借助中老铁路快速运抵老挝市场,满足当地基建与民生需求;老挝的化肥、热带水果等特色商品,则通过这条通道便捷进入中国,丰富了中国市场的供给。货物品类的多元化彰显了中老铁路在促进国际贸易上的强大能力。
这种双向奔赴的货物流动,不仅让中老铁路从单纯的“运输通道”升级为“贸易纽带”,更推动两国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对接。
物流通道的顺畅
从“通得了”到“通得畅”,从“运得多”到“运得好”,中老铁路的质变不仅体现在运输层面,更彰显了其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国际贸易中的强大动能。
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的双向开行,有助于深化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双边、多边经贸合作。它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农牧业产品、生鲜产品双向贸易打通一条高效快捷的国际冷链物流大通道。
中老铁路不再是一条孤立的铁路线,而是成为推动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加速器”,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也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互联互通探索出一条高效、稳定、共赢的新路径。铁路不仅打通了地理上的连接,更实现了贸易和产业的深度融合。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这条钢铁丝路正在编织起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图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