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二季度经济何以逆风飞扬

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新加坡经济同比增长4.3%,延续了前一季度4.1%的增长态势。这一表现好于经济学家的预期,避免了技术性衰退趋势。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这一数据来之不易。那么,该国是如何逆势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势头的?

贸易政策负面影响有所抵消

关税延期及新加坡对美贸易特点对冲了美国单边关税对新加坡经济的冲击。商务部研究院学者王清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将其4月份的单边关税连续两次延期至8月1日。这意味着,今年上半年,新加坡对美出口的商品仍能享受原有税率。尽管受到关税政策预期不确定性的冲击,但新加坡对美国贸易并未受到实质性打击。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收到“关税信函”的东南亚国家不同,新加坡并没有收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信函”,但该国仍然要面对美国10%的基本关税。

另一方面,新加坡与自贸伙伴的贸易表现强劲,冲抵了美国贸易政策的负面影响。王清晨指出,2025年上半年,新加坡与自贸伙伴的贸易总额达4224.5亿美元,同比增长4.6%;贸易顺差410.6亿美元,同比增长8.7%。此外,新加坡企业抓住关税延期的“窗口期”,对美出口集中增长。2025年上半年,新加坡对美国出口额为257亿美元,同比增长29.7%。

产业发展推高硬数据

从产业角度看,今年二季度,新加坡制造业同比增长5.5%,高于上一季度的4.4%。王清晨分析,正是多数制造业部门增长强劲,才助力新加坡经济在上半年保持增势。最新数据显示,电子制造业产出稳步扩张,上半年同比增长7.8%。其中,占新加坡制造业产出30.7%的半导体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产出同比增长6.3%;通信设备及消费电子增长迅速,产出同比增长超30%。生物制药、精密工程等高端制造业同样录得良好表现,制药业和生物技术行业产出同比分别增长5.1%和4.0%;精密工程行业的产出增速则达到了5.7%。

服务业表现亮眼。王清晨指出,新加坡第一季度服务业收入(不包括批发贸易、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服务)同比增长6.1%。其中,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通信等行业同比增长幅度较大,均在7%以上。另外,新加坡企业对下半年服务业的商业状况预期较为积极。在11个被访行业中,有包括住宿、零售和康乐、社区及个人服务在内的7个行业的企业表达了对下半年增长的乐观判断。

政策支持提升软实力

新加坡的经济增长不仅直观体现在GDP数据上,还反映在提升生产力和民生保障等软实力方面。王清晨分析,新加坡政府在近年推出的相关政策也是新加坡经济保持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3月,新加坡贸工部推出了10亿新元的私人信贷增长基金和2亿新元的长期投资基金,以进一步加速企业发展,为各类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此外,新加坡政府在保障民生方面采取系列举措,包括提供住房补贴和医疗保健支持等,不仅提升了民众的生活质量,也为经济增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拓展多边合作路径也是重要方向。王清晨指出,在美国施加单边关税的背景下,新加坡对外积极商签经济协定,与主要经贸伙伴进一步深化合作。今年5月,新加坡—太平洋联盟自贸协定(PASFTA)正式生效,新加坡还与欧盟签署了欧新数字贸易协定(EUSDTA)。

多举措提升经济韧性与竞争力。王清晨分析,新加坡政府对高端、前沿产业的研发支持也推动了相应产业的韧性增长。2020年,新加坡推出《研究、创新与企业计划2025》,计划在2021—2025年间对数字经济、健康产业、制造业和可持续发展四大领域进行研发投资,总投资达250亿新元。在科技领域,新加坡会继续加大创新和研发投入力度,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朝着可持续发展目标稳步迈进。

记者 孙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