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9日是新加坡建国60周年国庆日。为庆祝国庆日和武装部队军人节,新加坡驻华大使馆于近日在北京举办招待会。新加坡驻华大使陈海泉在致辞中回顾了自1965年独立以来新加坡的发展历程与成功经验,以及中新建交35年来的合作成就。
(新加坡驻华大使陈海泉发表致辞。图:白璐)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一直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陈海泉大使通过改编演唱周华健的歌曲《朋友》总结回顾了中新两国人民携手创立的真挚友情。“感谢与中国35年来真诚的伙伴关系、相互尊重与辉煌的友谊。”
·“60年来,新加坡从前景不明的小港口发展成为如今的繁荣国家”
招待会开始前播放了一段视频回顾新加坡建国60年来的重要时刻,包括新加坡四任总理执政的历史性画面及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时刻。片首便是1965年新加坡被迫从马来西亚独立时建国总理李光耀掩面而泣的画面。李光耀总理的担忧代表了当时大多数人对于新加坡的看法:一个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小港口,前景堪忧。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布独立,成为了一个主权、独立、民主的国家。作为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多元种族社会,新加坡面临着艰巨的国家建设任务。李光耀强调,“新加坡不是一个马来国家,不是一个华人国家,也不是一个印度国家。每个人都会拥有平等的地位与归属。”开国一代领导人们对于多元社会的坚定信念得到了民众的支持,这奠定了新加坡成立初期的政策基调,也为新加坡今天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从一个建国初期人均GDP仅为500美元的小港口发展到70年代成为全球航运枢纽,到80年代樟宜机场启用、首条地铁通车,到2000年后“启奥城”与“启汇城”相继落成,到10年代滨海花园正式开放,再到目前这个人均GDP达到9.1万美元的全球金融、交通枢纽,新加坡创造的经济发展奇迹举世瞩目。
陈海泉大使表示,新加坡今天取得的成就归功于具有远见卓识的开国元勋和一代又一代领导人,但最重要的是每一位新加坡国人的毅力、热忱和团结精神。“各行各业,各个种族、宗教的人们不仅和谐共处,而且齐心协力。”与此同时,陈海泉大使也强调了国际伙伴对于新加坡发展做出的贡献。他表示,新加坡不是一座孤岛,新加坡的朋友来自世界各个角落,他们为新加坡积累专业知识、扩大贸易以及搭建理解桥梁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新加坡建国60年的非凡历程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国际社会对于新加坡的开放和包容心态。”
·“愿与中国携手并进,谱写未来的辉煌乐章”
今年是中国与新加坡建交35周年,建交以来,中新关系发展迅速。新加坡与中国的关系由李光耀与邓小平开启,两位领导人之间的友谊为两国关系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两国高层交往频繁。2023年4月,新加坡时任总理李显龙访华,两国将中新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今年6月,就职不久的新加坡新任总理黄循财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充分体现了其对发展中新关系的高度重视。陈海泉大使表示,黄循财总理的访问成果丰硕、圆满顺利,期待中国领导人择期回访新加坡。
(新加坡驻华大使馆举办招待会庆祝新加坡建国60周年国庆日和武装部队军人节。图:白璐)
在中新关系中,经贸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是重点和亮点。新加坡是最早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国家之一,在中国对外交往和对外经贸合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连续12年一直是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而新加坡也连续12年成为中国最大新增投资来源国,体现了双方在经贸领域的紧密合作。
陈海泉大使表示,两国关系不仅经历了全球风暴的考验,更抓住了双方发展历程中的重大机遇。“新中两国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携手共进,打造了今天的‘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
陈海泉大使指出,除了政府间的经济交流与紧密合作,两国人民之间的平常往来也为双边关系打下稳固基础,企业出海以及两国青少年间的文化和学术交流便是“民相亲”的最好例证。
记者 白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