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启动实施以来,渝新双方紧扣“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主题持续深化合作,目前已形成30余项制度型开放成果。
前不久,永川综保区长城重庆KD工厂CKD保税模式第10000台套顺利发运。这批KD件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等运往泰国、巴西、厄瓜多尔等国,将在当地的长城海外KD工厂组装成整车进行销售。
“到2025年底预计累计出口20000台套,年进出口贸易额15亿元,约3500标箱”,长城汽车重庆KD工厂负责人赵春喜告诉第1眼TV记者。
作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的标志性项目之一,西部陆海新通道已辐射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70个港口,服务品类超1300种。今年上半年,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完成货物运输量15.46万标箱,货值283.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和22%。
除了交通物流,金融领域的合作成果也可圈可点。2021年,新加坡ICH资产管理公司获批重庆市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对外投资试点资格。新方随后在重庆设立私募基金公司,在中国境内募集资金,投资于新加坡及其他海外市场,标志着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在中西部地区率先探路双向跨境投融资渠道,开启了中国西部与东盟地区“面对面”金融互联互通的新征程。
“过去的三四年当中,我们为广大在中国境内的合格投资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境外投资机会,那么现在基金已经达到了2亿多美金的管理规模”,毅德(重庆)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陈佩良向第1眼TV记者介绍说。
依托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重庆还落地了中西部地区首个跨境不动产投资信托、首笔绿色跨境债券等金融领域新业态、新模式,大幅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
“拓宽中新跨境融资通道,累计融资金额217亿美元,重庆企业在新加坡累计发行债券数量排名全国前3位,惠及西部100余家企业,覆盖11个省(区、市)”,市商务委中新金融服务项目推进处副处长殷迎欣表示。
市商务委表示,截至目前,重庆和新加坡已累计签约政府和商业合作项目347个、金额259亿美元,率先探索形成了33项具有首创性、辨识度的制度型开放成果,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成为中新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的生动实践。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毛林涛 王祥 特约记者 张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