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7 月 21 日,中老铁路老挝段自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发送旅客突破 1000 万人次,单日最高旅客发送量达 1.5 万人次,这一里程碑式的数据标志着这条连接中老两国的钢铁大动脉,已深度融入老挝民众生活,成为区域交通网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老铁路老挝段全长 422.4 公里,设计最高运行时速 160 公里,北起中老边境口岸磨丁,南至老挝首都万象,沿途串联起琅南塔省、乌多姆赛省、琅勃拉邦省、万象省等重要区域。这条“钢铁巨龙”的诞生,彻底改写了老挝北部与首都间的交通格局——从磨丁到万象的出行时间,由过去公路客运的 18 小时大幅压缩至铁路运输的 3 小时,时空距离的急剧缩短,为老挝民众打开了高效出行的新大门。
为应对持续增长的旅客需求,万象运营中心不断优化运力配置,将最初日均 3 列的运营车次逐步增至 14 列,加密的班次网络覆盖了早中晚多个时段,为民众通勤、商务出行和旅游观光提供了灵活选择。乘坐 D88 次列车从万象前往琅勃拉邦的乘客美娜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中老铁路已成为老挝人出行的首选,车厢里永远干净整洁,座椅舒适宽敞,全程平稳无颠簸,比长途汽车安全太多。感谢中国朋友带来的这份礼物,让我们的生活节奏都变快了。”
作为“一带一路” 倡议与老挝 “变陆锁国为陆联国” 战略对接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老挝段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惠民线。其采用的电力牵引方式,相较传统公路运输减少了大量碳排放,践行着绿色发展理念;列车配备的无障碍设施、母婴室等服务设施,彰显着人文关怀;而准时率超 98% 的运行表现,更让当地民众告别了过去长途汽车因路况波动导致的误点困扰。
沿线百姓的生活因这条铁路发生着深刻改变。琅勃拉邦省的茶农阿桑如今每周都能乘火车将新鲜茶叶运往万象市场,“以前凌晨 3 点就得装货车赶路,现在上午发车中午就到,茶叶还带着露水的清香”;万象省的学生们则通过铁路走进北部山区支教,“3 小时就能抵达过去需要两天才能到达的学校,更多孩子有了学习机会”。
1000 万人次的旅客流量背后,是中老两国技术团队的紧密协作,是运营服务的持续升级,更是民心相通的生动写照。随着中老铁路客货运输量的稳步攀升,这条“钢铁丝路”正以安全、绿色、高效、舒适的运营品质,持续为老挝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能,成为连接中老两国人民友谊的 “幸福路”,也为区域互联互通合作树立了典范。(工人日报客户端 通讯员李加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